白点病晚期怎么治疗?

任华淑任华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白点病是水生动物常见病之一,主要侵害鲢、鳙、鲤、鲫等,流行水温14-18℃。患病初期鱼的皮肤、鳍条、头部和鳃盖等处出现小白点,以后白点逐渐增大、增多,肉眼可见,发病部位明显肿胀,布满密集的白点。病鱼体表分泌大量黏液,呼吸困难,常表现急促不安,常在水面窜游,以头、腹部摩擦水草、塘边和池底,食欲减退,体质逐渐消瘦,最终死亡。

病原

该病的病原为黏孢子虫和小孢子虫。通常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白色的“点”,实际上是一个封闭的包囊,内含有子孢子,俗称孢囊,孢囊就是该病病原。黏孢子虫是单宿主寄生虫,即终生只寄生在所感染的水生动物体内,不会感染其他水生动物。当水生动物体质强壮、池水水质优良时,病原在感染水生动物体内繁殖释放子孢子,但子孢子无法破皮寄生到鱼体组织内,致使孢囊自然脱落死亡。

症状

患病初期鱼的皮肤及鳍条基部出现粟米粒样小白点,白点不突出于皮肤表面,病鱼食欲减退,游动失常。当病情加重时,病鱼体表密布一层小白点,鱼体表粘液增多,尤以头部为甚,常在水表层反复窜游,并擦蹭池壁或塘边,如遭受刺激,即呈箭一般弹跳状急游,常因过度劳累而死亡,故该病又称“溜子病”。若鳃部寄生虫严重时,呼吸困难,呈浮头状而不易下沉,如强行压入水底,则弹跳而起。

防治方法

防治水霉病要以防为主,因为一旦发生治疗相对就比较困难。在鱼体受伤或者是拉网放水之后尽量给鱼提供舒适的环境,可以在池塘中泼洒杀灭或抑制真菌的药物,这样也可以有效地预防此病发生。

鱼苗放养时,用3%-5%的食盐水浸洗5-15分钟。

每立方米水体用福尔马林15毫升浸洗8~12分钟。

每立方米水体用10~20 毫升的20%的苯扎溴铵溶液浸洗5~10 分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