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细小会不会引起犬瘟?
先上结论,细小的治疗过程有可能会引发犬瘟。 以下引用自百度百科关于犬瘟热和细小病毒性肠炎的病因: 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属副黏液病毒科,有 DNA 和 RNA 两种类型。目前研究较多并比较公认的是DNA 型犬瘟热病毒。该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土壤、污水中可存活数月;但对高温和紫外线敏感。 50% 的犬瘟热由注射疫苗引起[1],而疫苗导致犬瘟热的潜伏期长短不一,通常为3~7d,最短可达1d,发病后病程大约1周。 虽然目前许多疫苗均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制备,但在疫苗的制作过程中仍然会使用到鸡胚(含有病毒)。在使用前必须检验疫苗是否含病毒活菌,如果检测阳性则说明该批疫苗已经感染病毒,使用后将有可能导致接种动物发病。在接种期间如果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除犬瘟的可能。
细小病毒(Puppy Parvo)是犬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成员,能引起犬胃肠炎,幼犬死亡率高达90%以上。临床上本病以高热、呕吐、腹泻、脱水为主要特征。
1.2 流行病学
犬细小病毒的自然宿主除犬之外还有猫、鼠等,这些动物都可以作为本病的储存宿主。犬细小病毒的传播与病毒的毒力、动物的品种及免疫状态有关。患犬与患病动物或其粪便直接接触可以传染,健康兔与患病兔接触也可以被感染。
不同动物对犬细小病毒的易感性差异很大。例如,对于犬细小病毒阳性样本,50%的小鼠血清出现阳转,而大鼠只有48%出现阳转。
F31小鼠接种弱毒疫苗后14d,再经消化道感染,只表现暂时性的免疫功能抑制,很快恢复,不遗留免疫力缺陷,再次受染仍可获得免疫保护。而SPF新生雏鸡接种同一毒株,虽可逐渐产生抗体,但免疫应答较弱,且存在个体差异,经消化道感染后出现较严重腹泻,甚至发生脱水死亡。 不同物种之间对于犬细小病毒的易感性差别明显,而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之间对于犬细小病毒的易感性也存在一定差异。在进行疫苗接种时,应谨慎观察,确保动物不会因疫苗接种而出现疾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