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狗一定要每个月驱虫吗?
1、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只要家里有狗狗,那么就一定会有虫!只是有区别而已,比如幼犬体内寄生虫几率高,成犬会相对比较低一些,但是概率永远存在,这就需要我们去预防了,不能因为狗狗没有临床症状就不给狗狗驱虫!
2、有部分宠主要么嫌麻烦,要么就是害怕驱虫对狗狗身体不好,要么就是害怕花冤枉钱,而选择的不定期驱虫,其实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我们上面也说了,只要家里有狗狗,那么虫子的存在就是必然的,除了做预防之外,别无他选!
3、犬体内寄生虫有犬蛔虫、钩虫、滴虫、球虫、绦虫等,其中犬蛔虫幼犬感染率达到70%-80%,成犬20%左右,犬蛔虫成虫寄生在小肠里面,会造成幼犬发育不良拉稀,如果幼犬没有及时治疗很容易造成幼犬因为消化功能障碍而频繁的拉稀,进而脱水,严重者甚至会因为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而消瘦水肿,当蛔虫暴死的时候就会造成幼犬的肠道功能紊乱甚至肠梗阻,同时蛔虫还能移行进幼犬的肺内,造成幼犬幼犬的持续咳嗽!对于成犬多数是不会出现临床上的疾病症状,但是当母犬怀孕之后蛔虫很容易垂直传播给下一代,母犬在怀孕的过程中会不停的给幼犬提供营养,这样会造成母犬的营养流失,造成母犬消瘦!
4、犬钩虫成犬的感染率为20%,幼犬的感染率稍微低一点,我们国家以出血钩虫为主,钩虫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拉血便,贫血!!血便很容易引起宠物主人的误会,认为是拉稀导致的,当拉血便的次数比较少的时候,很多主人就会掉以轻心,加上这个拉稀没有拉肚子里的水,因此也不会脱水,很多主人就会觉得拉一两次就结束了,也就不会太在意,这样就是放任了钩虫,导致后续病情加剧!
5、犬滴虫成犬的感染率可以达到75%,主要是感染狗狗的结肠,会破坏肠道上皮组织,使肠道更倾向于腐败发酵和自体消化,从而导致自体的腐败产生氨,氨抑制了有益菌的生长,从而破坏了肠道的弱碱环境!引起肠道溃疡出血以及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而发生慢性腹泻!多数犬只表现为对饲料消化不良,腹围增大!!
6、犬球虫幼犬80%感染,成犬80%不感染,主要是通过摄入含有包囊的食物或者是饮水发病的,临床是典型的消化道疾病,拉稀!严重者血液以及脱水!
7、犬绦虫幼犬和成犬概率相当都是30%左右,主要临床表现为腹围增大,拉稀!同时会见到排便里面有白色节片!
8、以上是狗狗体内寄生虫的发病率和临床症状,可以看出来,幼犬除了滴虫之外都是高发的,而成犬除了滴虫和蛔虫之外都是低发的,所以这是我们要分别给幼犬和成犬的驱虫频率提供依据的!
9、成犬的驱虫频率是3个月左右驱一次,同时我们还需要在日常洗澡,打疫苗,做绝育,体检中额外添加一次,如果家里环境不是很干净,经常带出去户外那么可以做一个改变,从时间上改为两次频率上改为半年一次,就是洗澡后打驱虫药一次,其他所有项目结束了再打一次驱虫药!
10、小幼犬(1岁之前)30日龄之后每15日驱一次,1岁之后正常成犬驱虫!
11、市面上的驱虫药多种,宠主需要在兽医指导下进行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