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拉稀怎么办啊求解?
兔子腹泻原因及防治方法
兔子的消化道疾病是兔场多发病之一,而腹泻又是消化道疾病最常见并且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症状。兔子腹泻轻者影响养兔的经济效益,而重者则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使养殖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
兔巴氏杆菌病是兔子多发病中的急、烈性传染病,又称“臭痢病”,5月龄以下的兔子最易感染。临床症状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眼、鼻流泡,肛门周围结包,肛门周围及后腹部被毛粘结,粪便呈水样,略带腥臭,灰绿色或灰色,粪便中带有泡沫,病兔后期下痢,呈水样糊状、黄棕色或灰色,腐臭难闻;被毛粗乱,消瘦而死。
治疗:病程短的病兔在2-3天内死亡;病程3-5天的,用安巴韦素150-200万国际单位、安乃近注射液2-3毫升、复方葡萄糖注射液10-20毫升,混合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有明显治疗效果。
治疗过程中如病情不见好转,可配合使用硫酸庆大霉素、磺胺类、复方新诺明等,用1000-2000倍量水中洗胃。另外,口服补液盐(葡萄糖生理盐水)300克、小苏打10克、庆大霉素注射液2支,用开水3000-5000毫升冲洗胃腔,每6小时洗胃一次,连续3天。
兔瘟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致死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以上,4月龄以下的兔子易感染。临床症状初期表现精神沉郁、喜卧、厌食、便秘。病兔眼睛和鼻腔流出分泌物,眼球结膜发红,头颈部抽搐,麻痹,病程2-3天,严重口渴、脱水、口腔炎,常因麻痹、口腔炎造成食道堵塞窒息而死。
治疗:按兔瘟综合防治方法。
球虫病是兔子腹泻的常见病因之一。
预防措施: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卫生清洁,及时进行消毒。治疗:可用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剂量可按每公斤体重0.1-0.2克,每天2次,连用5天,每半个月用药一次。另外也可用痢力停、克球粉或硫酸氨丙啉进行预防,剂量按说明或按每公斤体重0.2-0.3克。另外,用抗生素类药、磺胺类药物(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治疗,剂量可按每公斤体重20- 50毫克,每天2次,连用3-5天,连用3天。
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治疗方案:用恩诺沙星或环丙沙星拌料或注射进行治疗。一般每天用药2次,连用药3-5天,每5天连用2次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即可治愈。
兔痢疾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临床症状为病兔初期粪便干硬,呈球状,有恶臭气味,后期粪便呈水样、黄灰色、带有气泡,粪便呈水样、污褐色并有气泡,带有恶臭气味,病情严重时脱水消瘦,倒地痉挛、四肢呈游泳状,呼吸加快,体温达到40- 41℃,最后昏迷衰竭而死。
治疗方案:用青霉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或氟苯尼考(复方环丙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按每公斤体重5-10毫克进行注射,每天注射2次,连注射5天为一疗程,一般注射2天即有好转,按此方法一般注射2个疗程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