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过后流血丝条什么原因?
便中带血,这个症状可轻可重,可早可晚,若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拖延不治,病情一旦发作,后果不堪设想。 临床上,因便中带血就诊的患者不少,多数人在确诊疾病之前都会有“痔疮”的猜测,其实,便中带血原因很多,痔疮只是其中一种可能,以下介绍几则常见的便中带血原因及应对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饮食不当:
若过量食用辛辣食物或长期便秘、腹泻等,都可导致消化道出血。此时,患者应予以重视,及时调整饮食习惯,避免再次出现消化道出血。 应对措施: 注意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浓茶、咖啡、韭菜等刺激肠胃的食物;适当补充功能性益生菌和适量膳食纤维,保持粪便松软,防止干结。
2、不良生活习惯: 长时间蹲着看电视、久坐不动、久站、过度劳累等,都会影响血液回流,加重肛门局部负担,导致痔疮复发或外痔水肿、发炎。如果伴有肠炎,还会导致排便时剧烈疼痛。 应对措施: 改正不良习惯,多活动,勿久坐、久站;温水坐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时治疗相关的肛肠疾病。
3、怀孕期: 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腹腔压力不断增大,使直肠下段充血,从而引发痔疮或加剧原有痔疮的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妊娠合并痔疮的嵌顿,造成肿痛、便血。 应对措施: 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每日按时如厕,克服久坐、久立等不良习惯;饮食清淡,多菜少肉七分饱,不暴饮暴食;积极治疗相关肛肠疾病,做好日常护理。
4、肛肠疾病: 较为严重的肛窦炎、直肠炎等有碍消化,可出现腹胀、腹痛,甚至腹泻、便秘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病变进一步发展,直肠粘膜长期炎症刺激,则有癌变风险。 应对措施: 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早发现早治疗;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休息,规律作息,合理控制情绪。 除了以上几点,生活中还应尽量戒烟戒酒,避免反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