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为什么会在树上?
这就要说到松鼠的生活史了,松鼠属于啮齿目松鼠科,是一类小型的杂食性动物,在自然界中主要分布于北美和西欧,因为其具有毛皮优良、喜干燥、不耐寒且喜欢群居等特点,所以受到了国际皮毛市场的大力追捧,早在公元10世纪,松鼠就被猎人带到英国,到20世纪初,美国已经有规模较大的饲养场。
而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鼠中明星——荷兰鼠,其实就是经过人工培养的一类近亲,最早出现在16世纪的欧洲,最开始作为宠物售卖,但到了近代却成为了实验鼠的主要来源; 而在我国,由于自然界的野生松鼠已经比较少见,于是人们开始在森林里收集野生的三有(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保护动物——黑松鼠(也叫非洲松鼠)来饲养,它们被用来加工成各种毛皮,制作成各类服饰或者工艺品。
虽然我国的动物园里有饲养金丝雀、虎等动物的设施与经验,但是要养得好松鼠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首先就是食物的问题,以草食为主的松鼠如果离开了大树和灌木丛,必然会因无法找到足够的食物而饿死;鼠类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动物群体,它们的肠道很短,只有食道的4-5倍长,而且牙齿也很尖利,能够撕开最坚韧的植物叶片,但由于其消化酶分泌量不够,因此它们只能将食物送进去然后吐出来,再反复咀嚼几次才吞下去,这就导致了它们每次进食的时候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比如一只仓鼠要吃大约8分钟才能把嘴里的食物咽下去)。
其次就是环境的要求,由于体型较小,并且有着“树懒”般缓慢的行动速度,再加上那一身又长又密的毛发,使得它们天生就不适合冷血的环境,因此适宜的温度对它们来说是很重要的,过于寒冷会加快它们身体的代谢水平,造成能量损失,导致它们出现冻伤甚至死亡的情况;当然,过度炎热也会对它们的生命构成威胁。
最后便是繁殖,一般来说雌性的松鼠在春季和秋季各可以生一窝崽,每胎大概有5只幼崽,在产下后代的一个月内,雌雄松鼠都会进行哺育工作,但随着幼猴逐渐长大,雄鼠则会离开家庭,开始独立生活,而雌雄鼠一旦组成新的家庭就会迅速怀孕,从而实现循环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