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牧不咬狗怎么回事?
要区分两个概念,一个叫“攻击”,另一个叫“狩猎”!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狗狗护食、对陌生人进攻甚至是对同类进攻的行为都默认为“攻击”。但事实上,这些都是“狩猎”的表现。
所谓“攻击”,是指犬非自愿的、无意识的破坏行为;而“狩猎”是犬自愿的、有意识的追逐、袭击和捕捉行动。 我们通常会把这两个概念混淆,因为它们的表现形式有一些类似。但仔细回味一下,发现其中的区别还是很明显。比如,当一只小狗想要和你玩耍,但它不知道你的手有多软,它可能会对你“凶”(实际上它只是在“猎”);但当它真的觉得你手上有好吃的时候,它一定会“啃”(这就是“攻”了)。所以,“凶”和“啃”的本质区别就是“主动”和“被动”。 “凶”是被动的、无意识的行为,而“啃”则是主动的有意识的举动。
再说说边牧不让其他犬靠近,以及对待小孩子天差地别的两种态度吧——对待小孩子的“凶”和对待陌生犬的“捕”都是“狩”的范畴,而对待自己孩子(而且是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的温柔,则是“凶”的表现。不过,如果已经三个月以上且已经打过预防针的孩子,在脱离父母视线的范围内,边牧是会进行“捕”的行为的…… 所以,从上述种种来看,边牧不对其他犬“咬”,是因为它在“选”你——你在它的安全边界以内,它是不会主动攻击你的。但如果你越过了它的安全边界,你就变成了危险的事物,它会“猎”你。而一旦它把你当成同类,你们就可以成为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