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吃的杀虫药是不是疫苗的一种?
不是。常用的驱虫药有驱蛔目、阿苯达唑以及甲硝唑等,这些药物都是抗寄生虫的药,而疫苗是对病原微生物的被动免疫制剂。 虫目的用药分为两大类: 一类药物是阿苯达唑及其衍生物,如阿哌唑、吡喹酮;另一类药物是甲硝唑及替代剂,如替硝唑、奥硝唑。这两类药物目前都是国内最常用的驱虫药。
1.2.1 抗寄生虫作用机制 上述药物能够干扰寄生虫的生化代谢过程,阻碍寄生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其中,阿苯达唑通过抑制线虫体内的蛋白合成而起作用,对线虫类寄生虫的杀灭作用较强;甲硝唑类药物是通过抑制线虫体内核酸的合成而起作用,对线虫类寄生虫也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但其毒副作用较阿苯达唑更大。 当人体服用上述药物后,药物会到达肠道,从而杀死其中的寄生虫,达到治疗目的。但是需要注意这些药物在肠道中只能杀灭消化道里面的幼虫,对于成虫则没有杀伤作用,因此需要反复服药才能将消化道内的幼虫全部消灭。
2 儿童如何预防寄生虫病
2.1 定期杀虫 目前我国规定的预防性驱虫药为阿苯达唑和甲硝唑,一般在健康人群中作为预防用药时,建议连续应用两月,每隔5日服一次。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则需要遵医嘱,必要时进行静脉注射,以杀灭消化道中的幼虫,防止发生感染及传播。
2.2 不吃未煮熟的食物 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鱼、虾、螺类等食物,不喝未煮沸的豆浆,不嚼食玉米,是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原则。由于蛔目的寄生虫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当外界环境不适合其生存时,为了存活它们可以钻到胆道或者胃肠道内,利用消化液的腐蚀作用将其体表膜破坏,进而获得营养,进行生长繁殖。除了使用杀虫剂外,高温(60℃以上)蒸煮也可将其杀死。为了避免蛔目的寄生虫感染,必须注意食品卫生,做到不吃生、半熟的食物即可。
3 小儿出现寄生虫病的症状怎么办
如果小儿出现了寄生虫病的相关症状,应当立即前往医院就诊,由医生判断引起寄生虫病的原因,并进一步给予相应的诊断性检查和治疗措施。
常见的不适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便血、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等;对于蛔目的寄生虫感染还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急性炎症反应,比如发热、皮疹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因肠道粘膜损伤而出现吞咽困难、嗳气(打嗝)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