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可注射疫苗吗?
可以 以前在研究所的时候,就负责水产疫苗的研制。现在转制了,所里很多同事都辞职走人了,我也准备离职,这里有一些资料,都拷出来留着吧。。。也许以后有用。
一、鱼类疫苗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外许多科研单位正在开展鱼类疫苗研究。1985年,美国学者Gill等利用口服接种的方法,首次获得了预防大西洋鲑鱼寄生虫疾病的发生。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鱼类疫苗的研究工作,先后研制成功了鲤鱼病毒疫苗和草鱼病毒灭活疫苗,使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有了突破性的进展;20世纪90年代又成功地开发了鱼类细菌性疫苗,并通过农业部组织鉴定,取得国内发明专利(专利号ZL93107089.5)。近年来,又相继完成了对异刺鲑蚤病疫苗、肠炎症候群疫苗等的研究,并申报了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 ZL200410019204.5)。这些疫苗的成功开发为鱼类传染病的免疫防治提供了重要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水产动物疫苗的使用方法 目前,水产动物疫苗常用的接种方法有浸泡法、滴眼法、口服法和肌肉注射法。其中浸泡法和滴眼法适用于苗种期疫苗的接种,而肌肉注射法主要适用于成鱼或亲鱼的疫苗接种。
三、水产动物疫苗的剂型 1.液体疫苗:将细菌、病毒或其裂解液等接种至合适培养基中培养后,收集菌体或病毒体,加入适宜稳定剂,调节其PH值,经净化处理后制成。可用于浸泡,注射或口服给药。
2.冻干疫苗:是将适量制剂冷冻干燥而成。使用时应先溶解,稀释后应用。冻干疫苗稳定性好,运输方便,但接种剂量必须准确,否则易产生不良反应。
四、水产动物疫苗的有效期 水产动物疫病的流行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可分为流行、发病期和衰弱期,各期的长短因病原体种类和水生生物不同而异。要根据不同病原体的特性以及水生生物的生理状态确定最适的免疫时间,以确保获得最佳的免疫效果。一般来讲,活疫苗在气温15℃以上时开始发挥作用,20℃左右其免疫效果最佳,25~30℃时抗体水平可达到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在40℃左右几乎全部消失。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温较高的季节,是进行疫苗接种的最佳时期。而对于北方冷水性鱼类而言,由于其冬季不停止进食而不具备冬眠和休眠习性,此时正好是细菌病毒活跃期,也是适合接种疫苗的时期。而高温高湿的夏季,并不是接种疫苗的最佳时节,由于细菌病毒的耐热性,此时接种往往不能产生理想的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