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吃什么兔子?
车晨最佳答案
我吃过很多种兔火锅,但是味道比较好的好像就那么几家,我吃的比较杂,什么重庆的啊,广东的啊都有吃过,但要说最好的还数成都那家叫小郡肝的火锅店,他们家的锅底很好吃,又辣又鲜香,不过后来出去吃饭,我发现很多地方都用火锅底料或者火锅蘸料,这个让我很失望,因为火锅的味道应该是麻辣鲜香,而不是鲜,因为如果加了姜葱去腥,那一定是麻辣味为主的,所以题主说的小郡肝应该没错吧。
至于煮法嘛!一般都是把兔肉下锅煮熟了然后捞起来再浇上汤汁,当然这是常规做法,我有次和几个朋友去吃,那里人太多了,我们到了之后排不上号,就在旁边找了个川菜馆子吃了,那个馆子的味道也是一绝,他们那的兔丁是凉拌的,麻酱香脆爽口,真的是好吃到爆呀! 还有一家我在外地吃的,他们家是焖锅卖的,兔肉加土豆加青椒,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那个店生意特别好,门口停着好多车,进去也要排队,不过味道确实是好,那个兔肉吃起来软烂入味而且一点腥味都没有,真的棒极了,推荐大家去尝试一下。 最后说下我媳妇儿说的兔汤锅,我是没有吃过,她说的是用兔骨熬的汤用来烫蔬菜吃,听起来很不错哟!等以后有机会了让我媳妇儿做给我吃。
吃兔火锅 汽锅兔 红烧兔子 酱爆兔子
在四川,吃兔的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汉代。据东汉文史家杨雄《方言》记载:“自关而西谓之兔子,自关而东,谓之谈某。”这里的“关”指的就是“剑门关”。由此可知,2000多年前,川人有食兔之习,而其他地区还不太入乡随俗。据考古资料证实,剑门关一带是汉唐丝绸之路南线必经之地,川地所产的丝绸、布帛、茶叶、生姜、盐巴、兔肉、兔皮等等都要通过这条古道行销到吐蕃、阿拉伯等国,在这条古道上南来北往的各族人民、各国人士也把他们那里的人文景观和生活习惯带到他们所到达的地方,其中就包括在川地流行的吃兔之习,所以川人吃兔,既与四川地处天府之国,物产富饶,生活悠闲有关,在那条古老的官道上,也撒满了川味兔肴芬芳的香味。
川味兔肴,花样繁多,风味独特,主要有炒盐焗兔、干煸全兔、泡盐牙兔、怪味兔丁、干辣子花椒兔丁、水煮兔片、辣子田鸭(兔丁鸡丁田鸡合烹)、干烧兔子、香辣兔子、酱爆兔子、红烧兔子、汽锅兔、姜汁兔、酸菜兔、咸烧白、回锅兔片、蒜泥白肉兔片、凉拌兔片、五香酱兔、卤汁兔丁、沙窝兔、兔头香锅、兔肉豆花、兔肚田螺汤、兔肉冬笋汤、兔子汤丝、鲜酸汤兔圆子、川北凉兔、清汤酸辣兔、兔火锅……四川的民间谚语说出了川人吃兔之多:“兔子娃子龙门阵,吃了一窝又一窝。”
川味兔肴流行,各地有各地的名菜,自贡有红烧兔子,广元有干煸全兔,新都桂湖有怪味兔丁,绵阳平武有水煮兔片,成都有香辣兔子,宜宾有干烧兔子,乐山有麻辣兔丁,内江有咸烧白,南充有干辣子花椒兔丁,新都有姜汁兔,合江有五香酱兔,南部有回锅兔片,三台有泡盐牙兔,资阳有酸菜兔,简阳有兔肚田螺汤,重庆有蒜泥白肉兔片,涪陵有清汤酸辣兔,成都、乐山等地都有兔火锅,成都的茶馆菜中有凉拌兔片,简阳有鲜酸汤兔圆子,新都桂湖有川北凉兔,江油有沙窝兔,眉山有卤汁兔丁,新繁有兔头香锅等等。在成都、乐山、眉山、资阳、简阳、名山、金堂、资中、资阳、自贡、内江、合江、南充、涪陵(重庆)、铜梁、南部、广元、绵阳、江油、江津、荣昌、垫江、新都等地乡村,几乎家家会烹制一两味家常兔肴,不少乡间厨师都擅长烹制“全兔宴”。
成都流行的几款家常兔肴
回锅兔片
烹制回锅兔片,须选用每只2斤左右的肥白兔宰杀(菜市有卖),开膛取内脏、头、骨、爪,净肉带皮剁小块,放入汤锅里煲煮,加葱、姜、盐、胡椒、花椒粒同煮1小时,至兔肉酥烂,取出晾凉,切成薄片;青蒜切3厘米的长段,姜、蒜切片,干红椒剪成段。锅炙透,下化猪油烧热,下姜片、蒜片、干辣椒段炒香,下兔片,放老抽、甜酱、胡椒粉同炒,掺200毫升清水,烧开后加鸡精、味精、青蒜段,翻炒断青,起锅盛盘即成。成菜色泽红亮,麻辣鲜香,风味独特。此菜下酒下饭都绝。
卤味酱兔
兔肉带皮剁2厘米见方的块,入沸水锅里氽一水即捞,入卤味锅卤约40分钟,取出晾凉,斩块入盘,淋红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