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流脓怎么治疗?
耳道分泌物(即耳屎)是一种由耳道皮肤分泌的油脂性分泌物,呈深褐色,常粘附于耳道壁上的鼓膜上。 平时注意休息,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不挖耳朵,保持耳部干燥;可以用双氧水清洗外耳道,用棉签沾干,不要用力掏耳。
如果分泌物不多并且是干的,可以不用处理;如果是油状的耳屎,可以使用医用棉签轻轻深入外耳道,在耳屎表面涂上药膏进行湿润后再清理出来,如油状物附着较紧可用温水浸软后清理;如果为粘液、痰液等附着在外耳道内,则应当将耳道内的分泌物彻底冲洗干净。
但如果发现耳道内大量渗液或者出血、有硬块、感觉胀痛,则应该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检查,以防耽误病情。 根据病因不同进行治疗,如感染引起的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耳道冲洗等治疗;外伤引起的清除伤口异物,预防感染;肿瘤引起的需要切除部分或全部肿瘤组织,并进行相应处理。 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外,生活护理也很重要。
保持外耳道干燥清洁,切忌进水,洗澡、游泳时避免积水进入耳道;戒烟戒酒,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运动,作息规律,情绪稳定可以防止外耳炎复发。
治疗化脓性中耳炎一定要尽早。早期全身使用足量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如果出现鼓膜穿孔,局部可用滴耳剂,外耳道清理干净后用棉签蘸上油性制剂像金霉素鱼肝油、苯扎溴铵滴耳液等滴耳,一日两三次。切忌用力捏耳,防止脓液进入鼓室,导致中耳的其他部位也发生感染。饮食方面忌食海鲜、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要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可用食盐等消毒棉球堵耳,防止进水。患者要卧床休息,如果有发热、疼痛症状,可以口服一些退烧镇痛药物如感冒通、去痛片等。治疗化脓性中耳炎一般比较容易,时间也比较短,7~10天即可。
发生化脓性中耳炎多因患者抵抗力降低,上呼吸道感染、鼻腔鼻窦炎症蔓延造成,因此加强锻炼,适当休息,提高抵抗力是预防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手段。治疗期间注意保持外耳清洁,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
如果耳部流脓不止,最好到医院检查治疗,因为长时间流脓会导致部分听力丧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另外,如果脓液带有血丝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防止病变造成其他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