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的疫苗有哪些?
目前,用于预防犬瘟热的疫苗有:犬五联疫苗、犬六联疫苗和犬八联疫苗三种。它们都是由犬瘟热病毒、肝炎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制备而成。其中犬五联疫苗含犬瘟病、犬细小病毒性肠炎、传染性肝炎、副流感病毒四种病毒;犬六联疫苗除含有上述四病毒外,还含有腺病毒;犬八联疫苗在犬六联疫苗的基础上增加了钩端螺旋体病和肠道传染病。
这些疫苗都有一定的免疫期和免疫效果,具体可参考疫苗说明书。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疫苗都是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是采用人工方法使病菌失去活性或通过稀释使其毒性降低而制成的。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疫苗,在注射到动物体内以后,都会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从而起到预防该疾病的作用。凡接种过疫苗的犬出现疑似发病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如果确诊患该病,且疫苗已过免疫期(一般注射疫苗后15天左右血清中才会出现该病的抗体),则可排除疫苗引起的疾病,及时对症治疗即可。
还有另外两种疫苗——狂犬疫苗和人用三联疫苗。狂犬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人用三联疫苗接种后可使人获得对狂犬病毒的免疫力。但这两种疫苗均不能防治犬瘟热及其他传染疾病。
目前国内生产的犬瘟热的疫苗主要有:犬瘟热苗(单价苗);犬瘟热、犬细小病毒二联苗;犬瘟热、犬腺病毒Ⅱ型、犬细小病毒三联苗;犬瘟热、犬腺病毒II型、犬副流感三联苗;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犬链球菌三联苗;犬瘟热、犬腺病毒II型、犬细小病毒三联苗等。所有以上提到的疫苗都有注射用的灭活苗也有冻干苗。注射用的灭活苗一般在犬的上臂肌肉内注射。冻干苗有滴鼻用的也有注射用的。注射用的冻干苗多为联苗。具体使用哪种疫苗,应根据当地疫情情况和所保护犬的健康状况在兽医指导下使用。
从犬瘟热的临床经过来说,犬在感染犬瘟热病毒2~5天就开始排毒,而临床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0~14天出现。所以给犬注射犬瘟热疫苗时,最佳时间应在犬龄9周(注射1次),10-11周后再注射一次(为免疫两次)有些犬由于各种的原因,在免疫一次的情况下不能进行二次免疫,则应间隔3~4周注射下一针(如犬龄12周左右),这样犬体才能获得足够的免疫抗体,使犬得到有效的保护。通常母源抗体干扰犬自身体内产生抗犬瘟热病毒抗体,犬在5~6周龄时母源抗体的抗体水平最高,此后母源抗体水平逐渐下降,到8周龄时母源抗体的抗体滴度下降到最低点。一般母源抗体的干扰期在45-50天,所以,犬最好在45-50后免疫注射犬瘟热疫苗。为提高免疫效果,抗体弱阳性应注射2次,两次间隔时间3~4周。(具体注射时间应根据兽医建议)。
犬在进行免疫接种犬瘟热疫苗时,通常情况下,如果不是在该病的流行季节、且注射疫苗后经过有48小时,通常不会发生免疫接种后发病现象。但因为该病为条件性疾病,在一些外界条件的共同作用下,该病会表现为临床症状,如饲喂劣质的饲料、饲料存放时间过长、温度较高等(淀粉、脂肪含量较高时),犬的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在这种情况下注射禽流感疫苗有可能发,具体是否为该疫苗的毒株引起,应做进一步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