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小猫怎么救?
先带去医院吧,别自己胡乱治。 医院会让打破伤风针,这是必须的,虽然费用贵一点,但是要比小猫得破伤风死了好。如果小猫实在没钱打针,就自己观察,如果小猫精神不错,可以自己吃喝,玩耍,睡觉,那就没关系了,说明伤口不深,没有污染破伤风杆菌。
但是如果出现,不吃不喝,只喝水,嗜睡,昏迷的情况,就要马上去医院打抗毒素(也就是破伤风针),这种药要马上用,晚了效果就没那么好。 另外就是清理伤口,上消炎药。 破伤风是由破伤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杆菌属革兰氏阳性细菌,通过伤口侵入人体,引起急性特异性感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破伤杆菌进入人体后可扩散至全身,引起多种器官功能紊乱,严重时会发生致命的危险。
本病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在我国民间发病率较高,但现代临床医学已经较少发生死亡案例。 【病因】 破伤风是由破伤杆菌经伤口侵入人体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杆菌属于革兰氏染色阳性的短小杆菌,对消毒剂较为敏感,对肥皂水、碘酒等有效。该菌平时不繁殖,但当伤口受压时则可形成芽孢,在潮湿厌氧的环境下易于存活和繁殖,产生外毒素而致病。
动物实验证明,破伤风杆菌的毒性很强,它所产生的外毒素,是一种蛋白质物质,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首先抑制副交感神经,引起全身汗腺分泌障碍、脉搏减慢、血压降低;继之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脑水肿、呼吸衰竭。
破伤风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存在于土壤、污水、潮湿的枯叶或其他物体上。人类主要通过接触被感染的物质以后,细菌进入伤口而感染。破伤风杆菌也可经由母体传染给新生儿。
对于破伤风杆菌,目前尚缺乏特效的药物治疗。预防该病的发生和及时控制临床症状是极为重要的。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3~4周,最短为1周,可长达6个月,平均约28天。发病季节以冬季为主,约占50%,其次为春季与秋季。发病区域以北方多见,占70%以上,其次为华东与华南地区。
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头晕、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乏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等症状。典型者全身肌肉酸痛、颈部强直、头后仰,当背、腹肌同时收缩,因背部肌群较为有力,躯干因而扭曲成弓,形成“角弓”或“侧弓”,躯体向前倾斜,形成“侧弯”或“拱桥”。病人面容苍白、浮肿,皮肤湿冷,口唇发绀,喉头阻塞,吞咽困难,呛咳。吸气时胸骨上窝及肋骨部位出现凹陷。
重症者出现神志不清、烦躁不安、谵妄、幻觉、言语、行动错乱等精神症状。病情进展迅速者,数小时内危及生命。若抢救不及时,绝大多数病例在1周内死亡。即使经过积极治疗,全球范围内病死率仍高达50%左右。
【诊断】 根据病人接触史、患病过程及临床表现,诊断多无难题。应着重了解是否有破伤风杆菌污染伤口的历史,并尽可能找到传染源。
病人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增多。如病情恶化,白细胞数可减少。 如诊断为破伤风,应及时开始治疗。
治疗原则主要是控制感染,改善全身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状态,防治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