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几个月可以体外驱虫?
首先,猫咪需要定期驱虫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许多寄生虫的感染都有一个潜伏期,可能在一个月左右,也可能更久;而一些体内寄生虫,如蛔目、绦虫等,一旦进入胃肠道,它们就有机会钻到肠道壁的皱褶里面并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对于体外寄生虫来说,蚤目、螨虫目的寄生虫都喜欢躲在毛囊里,并且有咀嚼习性,如果被它们咬到,很容易导致过敏。而对于寄生在皮肤下的寄生虫来说,如蜱目、吸血螨(喜欢血管和淋巴管),则有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炎症反应。不论如何,做好寄生虫预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宠物防虫药分为体内和外驱两种。 对于体内的寄生虫,一般建议服用阿苯达唑一类的广谱驱虫药;对于外体的寄生虫(主要是体表寄生虫的幼虫阶段),可以使用含有除虫脲、甲硝唑等的药物洗澡或者在患处涂抹硫磺皂、灭虫宁等杀灭寄生虫。
当然,使用体外驱虫剂进行预防也很重要。一般来说,体外驱虫剂可以分为喷剂、膏剂和滴剂三种类型。 无论选择哪种类型的驱虫剂,切记要按规定剂量使用。因为过量使用驱虫剂容易导致宠物中毒,而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确保效果。
在使用前应仔细观察宠物皮肤是否有破损,有破损的部位不宜使用喷剂,以免发生感染;使用中应避免药液接触到眼睛、鼻子和嘴巴,一旦出现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最后提醒大家,不论使用哪种驱虫剂,都必须注意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特别是用药部位的皮肤护理,因为良好的护理措施能避免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等问题。